下面是部分资料简介
第一单元 走进童年心动神移的记忆
一、目标与内容
(一)学习目标
1.认识“昼、耘”等41个生字,读准“供、晃”等3个多音字,会写“桑、晓”等18个生字,会写“蝴蝶、蜻蜓”等10个词语。
2.诵读、背诵四首古诗,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,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。
3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能运用学过的方法,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。
4.根据需要向别人提问,认真倾听、记录别人的回答,根据记录有条理地表达。
5.能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写下来,把感受到成长的“那一刻”写具体,记录真实感受。
(二)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
学习内容 | 学习重点 |
教材内容 ●阅读 1.古诗三首 2.祖父的园子 3* 月是故乡明 4* 梅花魂 ●口语交际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●习作 那一刻,我长大了 ●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| 1. 诵读、背诵四首古诗,根据古诗内容,展开想象,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,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。 2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能通过关注文中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,关注蕴含感情的人、事、物、景的语句,转化角色想象等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。 3.能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写下来,把感受到成长的“那一刻”写具体,记录真实感受。 |
(三)设计说明
本单元以“童年往事”为主题,编排了四篇课文、一次口语交际、一次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。四篇课文分别是《古诗三首》《祖父的园子》《月是故乡明》《梅花魂》。《古诗三首》安排了《四时田园杂兴》(其三十一)、《稚子弄冰》和《村晚》三首古诗,都描写了古代乡村中的儿童生活。《祖父的园子》回忆了“我”在园子里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。《月是故乡明》的作者描写了童年时期在故乡生活时的快乐往事,抒发了成年后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。《梅花魂》的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的经历,讲述了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故事。口语交际话题是“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”,引导学生了解关于大人们的童年生活信息,以及不同年代童年生活的特点,让学生初步感知年代的变迁。习作话题是“那一刻,我长大了”,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,选择成长过程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。语文园地“日积月累”板块《游子吟》通过刻画“临行密密缝”的细节,赞颂了母爱的伟大。
本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“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”。在此前的教材中,已经安排过“抓住关键语句,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”(四下第一单元)、“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”(五上第一单元)、“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、细节中蕴含的感情”(五上第六单元)等语文要素,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。本单元意在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。四篇课文呈现了不同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,课后题、课前学习提示作了相应的引导。《祖父的园子》一文将感情蕴含在园中的花朵、虫子、鸟儿等具体事物中;《月是故乡明》中典型的事例和直抒胸臆的语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;《梅花魂》通过一些事例、细节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。此外,《祖父的园子》课后的“阅读链接”补充了整本书的结尾,引导学生更深人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,获得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。语文园地“交流平台”引导学生梳理、总结“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”的阅读经验,“词句段运用”的第二题还安排了体会语句表达强烈感情的方法并仿写的练习活动。
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“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”。习作话题“那一刻,我长大了”从单元主题“童年往事”延伸而来,让学生在了解他人童年的同时,关注自己的成长过程。本单元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,习作引导学生写清楚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的经过,并把受到触动、感到长大的“那一刻” 写具体,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,体现了读与写的结合。
本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重在抓住四篇课文、口语交际、习作和语文园地中的共通之处,即令自己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童年记忆。爱玩是孩子的天性,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玩中长大。童年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当然也应该是在玩中产生的。第一个任务是“小时候,我们这样玩”。先和身边的亲人、朋友聊一聊,我们怎么玩,说说小时候都玩过哪些玩具?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?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……在聊一聊,比一比中,发现身边人和自己童年玩的不同,感受不同年代人童年的快乐。再跟着作家萧红去祖父的园子里玩一玩,去听听祖父那爽朗的笑声,去感受萧红在园子里追蜂戏蝶、铲地锄草的快乐与自由……然后,我们再读读古诗,看看诗歌中古代小朋友的童年,他们是怎么玩的,一起去感受“童孙学种瓜、稚子弄冰、牧童吹笛”的天真与烂漫。童年,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难忘和珍贵的,它不仅在于能尽情地享受玩的快乐与自由,还在于那一刻的成长。时光中,总有某个人、某件事、某个场景或某个物品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,让我们在那个不经意的瞬间突然长大了。第二个任务是“那一刻,我长大了”。先诵读《游子吟》,和诗人孟郊一起回忆临行前母亲一针一线密密缝衣的场景,学会感恩;再倾听季羡林、陈慧瑛两位老人讲述童年最难忘的一瞬,发现小月亮里的家乡情、梅花里牵着的爱国心,共同感受成长的那一刻。最后,我们还要用心回想自己童年的那些人和事,用笔写下触动内心那一刻的成长故事,发现属于自己的成长密码。
二、情境与任务
(一)学习情境
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童年记忆。走进诗歌中古代小朋友的童年,感受稚子弄冰、追蜂戏蝶的快乐与自由;再倾听两位老人讲述童年最难忘的一瞬,发现小月亮里的家乡情、梅花里牵着的爱国心;回想自己童年的那些人和事,分享触动内心那一刻的成长故事,发现属于自己的成长密码。
(二)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
1.任务框架
2.内容安排
任务 | 课时 | 学习内容 |
小时候,我们这样玩 | 3~4 | 《口语交际: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》 |
《祖父的园子》 |
《古诗三首》 |
那一刻,“我”长大了 | 3~4 | 《语文园地》 |
《月是故乡明》(略读) |
《梅花魂》(略读) |
2 | 《习作:那一刻,我长大了》 |
(三)设计说明
本单元以“走进童年心动神移的记忆”为主题,整合二个任务五个活动进行学习。
第一个任务“小时候,我们这样玩”,整合了口语交际和《祖父的园子》《古诗三首》二篇课文。活动一为“聊一聊,我们怎么玩”。在聊一聊的过程中,充分尊重儿童爱玩的天性,从学生的生活出发,采用问题清单的方式,向身边的亲人朋友提问,了解大人们是怎么玩的,可以聊一聊小时候玩过的玩具,最喜欢玩的游戏,做过的最勇敢的事……再在班级里聊一聊,分享身边人的童年。同时引导学生和自己的童年比一比,发现身边人和自己童年玩的不同,感受不同年代人童年的快乐。活动二“一起去祖父的园子里玩玩”。对作家萧红来说,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的乐园。她在园子里自由自在,尽情地玩闹:栽花拔草、铲地锄草、追蜻蜓捉蚂蚱、浇水睡觉……总之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因为她有一个爱她宠她的祖父。通过读文,关注蕴含感情的人、事、物、景的语句,可以充分感受到萧红童年的快乐与自由,感受到她对祖父深沉的爱。活动三“读读古诗,看看那时的小朋友怎么玩”。通过读古诗,发现古代小朋友的童年是怎么玩的,一起去感受“童孙学种瓜、稚子弄冰、牧童吹笛”的天真与烂漫。
第二个任务“那一刻,我长大了”。整合了语文园地中的一首古诗《游子吟》、二篇略读课文《月是故乡明》《梅花魂》和习作。活动一是“寻找成长的那一刻”。人的长大总是一瞬间的事,有时是因为一个人,有时是因为一件事,有时是因为一个物。诵读《游子吟》,和诗人孟郊一起回忆临行前母亲一针一线密密缝衣的场景,我们可以学会感恩;阅读《月是故乡明》《梅花魂》,倾听季羡林、陈慧瑛两位老人讲述童年最难忘的人和事,关注文中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,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“我”,我们可以发现小月亮里的家乡情,梅花里牵着的爱国心。活动二是“记下我长大的那一刻”。我们一起用心回想自己成长的历程,用笔写下触动内心那一刻的成长故事,发现属于自己的成长密码。写完后和同学交流,看看有没有把“那一刻”的情形写具体,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。
三、教学活动示例及说明
(一)任务一:“小时候,我们这样玩”
活动1:聊一聊,我们怎么玩
【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】
本单元的口语交际“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”,这一话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。“他们”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学生们身边的大人,如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、父母、邻居等,他们和学生朝夕相处,亲密无间,学生们平常就非常喜欢和他们聊天。这次聊的话题是童年,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,大家可聊的范围很广,都有话可说。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口语交际任务,设计了三个小活动,一是小小讨论会,二是小采访,三是小小分享会。先在班内组织一次小小讨论会,设计好采访时用的问题清单,为采访作好准备。问题清单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问,也可以围绕一个话题提出多个问题。然后组织小采访,向身边人提问,边听边记录,注意记录要点,适度追问。最后,在班内举行一次“我和**比童年”的小小分享会,在交流与分享中感受身边人与自己不同的童年,体会童年的不同滋味。
建议安排1-2课时
1.小小讨论会
围绕口语交际的内容,在班级里以小组为单位,分组进行讨论,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要采访谁?打算采访哪些内容?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,提出建议,最后根据讨论完善自己的采访稿。采访稿中的问题清单样例如下,问题清单一是从不同方面进行提问,问题清单二是从一个方面的不同角度进行提问。
2.
小采访:我和**聊童年
根据自己的采访稿进行采访,采访对象可以是自己的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、父母、邻居、老师等。采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:
(1)按顺序提问:根据问题清单有序地提问。
(2)记录关键词:记录对方回答中的关键信息。
(3)适当追问:对于自己不明白或是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追问。
(4)注意礼貌:采访时注意表达清楚,提问有礼貌,认真倾听,不随意打断别人。
(5)整理资料,形成文稿:采访时可以录音、收集一些身边人童年时的实物或是旧照片等,结束后根据录音整理好采访稿,制作好PPT、美篇等。
3.小小分享会:我和**比童年
根据自己采访的内容,以“我和**比童年”为主题,在班内开一个小小分享会,可以边分享边展示自己制作的PPT或美篇等,这样的分享和交流更有感染力。一人交流结束后,可以自由谈谈自己的感想。如:我和爸爸比童年时玩的玩具。交流内容:爸爸和“我”的玩具各是什么样子的?这个玩具是谁送给你的,有什么故事?那时的玩具和现在的玩具相比有什么不同?你更喜欢哪个年代的玩具,为什么?通过对比,你有什么感受?
活动2:一起去祖父的园子里玩玩
【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】
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普通的园子,但对作家萧红来说,却是童年的乐园。她在园子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自由自在,幸福快乐。可通过读、写、画、想、议等活动让学生体会作家萧红在园子里的快乐、自由、幸福,学习作者通过景、事的童化语言表达情感的写法。这里共安排了三个小活动:一是“自主设计小闯关”:采用自主设计预习单,以小闯关的方式,检测展示预习的成果,把常规的教师检查变成学生的闯关游戏,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,同时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。二是找一找,画一画,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?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干什么?”理清文章的内容结构。三是想一想,写一写: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景与事的语句,读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,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式进行仿写练习,学习作者这种寄情于景,寓情于事的方法。联系课后的“阅读链接”想一想:童年的萧红为什么能这么快乐自由?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?最后进行拓展阅读《呼兰河传》,读读萧红童年的其它故事,看看长大后的萧红是怎样的。
建议安排1-2课时
1.自主设计小闯关
本课的学习目标是:要会认识“蚱、啃”等10个生字,读准多音字“晃”,会写“蝴、蚂”等14个字,会写“蝴蝶、蜻蜓”等10个词语。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文后14个字,注意间架结构。能做到读准字音、读通句子,重点读好第3自然段与第16自然段,第5至13自然段“我”与祖父的对话。
五年级的学生已养成了自主预习的好习惯,在此基础上,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设计预习单,自主设计小闯关活动,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《祖父的园子》预习单 |
名称 | 任 务 | 自我评分 |
第一关:生字关 | 我会读的生字: 我会写的生字: 我能理解的生字词: 我学习生字的好办法: | ☆☆☆☆☆ |
第二关:朗读关 | 我读得好的段落有: (上传朗读录音到平台,和大家一起交流) | ☆☆☆☆☆ |
第三关:积累关 | 我积累的新鲜词: 我积累的好句: | ☆☆☆☆☆ |
2.找一找,画一画
“祖父的园子里到底有什么呢?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干什么?”围绕这两个问题,引导学生认真读文,用画思维导图或是列表格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内容。
第一单元 走进童年心动神移的记忆
【打开一扇窗】
童年,
是吟唱在每个人心间的一支歌、一首诗。
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,
走进童年,
感受稚子弄冰、追蜂戏蝶的快乐与自由;
体悟故乡明月、高洁梅花的思念与情怀;
寻找闪耀在田野间、园子里的童真童趣;
回忆爱我们的那些人和事,
分享那一刻的成长故事,
发现属于他人和自己的成长密码,
收获一生的成长力量。
任务 | 要求 |
小时候,我们这样玩 | 1.根据需要向他人提出不同的问题,认真倾听他人的回答,交流时能边听边记录,能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。 2. 认识“蚱、啃”等14个生字,读准多音字“晃、供”,会写“蝴、蚂”等18个字,会写“蝴蝶、蜻蜓”等10个词语。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《祖父的园子》《古诗三首》,背诵三首古诗。 3. 根据古诗内容,展开想象,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,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。借助思维导图或是表格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,从写景、叙事的语句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。 |
那一刻,我长大了 | 1.认识“徘、徊”等17个生字,读准多音字“燕”。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 2.借助表格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。通过关注文中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,关注蕴含感情的人、事、物、景的语句,转换角色想象等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。 3. 交流、总结“体会课文思想感情”的阅读经验;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,并照样子口头描述一种情景;发现三组句子的表达特点,并仿写句子。背诵古诗《游子吟》。 4.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写下来,把感受到成长的“那一刻”写具体,记录真实感受。 |
【学习开始了】
任务一 小时候,我们这样玩
一、聊一聊,我们怎么玩
新的学习之旅又开始了,首先,让我们一起和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、父母、邻居等大人们一起来聊一聊童年吧。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文,读一读本单元的口语交际“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”,完成以下几个小任务吧!
1.小小讨论会
围绕口语交际的内容,在班级里以小组为单位,分组进行讨论,说说自己要采访谁?打算采访哪些内容?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,提出建议,最后根据讨论完善自己的采访稿。
采访稿中的问题清单样例如下:
[更过精品教学资料加微信:hlshtx01]
※小钥匙※
问题清单一是从不同方面进行提问,问题清单二是从一个方面的不同角度进行提问。大家可以学习参考哦!
[更过精品教学资料加微信:hlshtx01]
2.小采访:我和**聊童年[更过精品教学资料加微 信:hlshtx01]
根据自己的采访稿进行采访,采访对象可以是自己的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、父母、邻居、老师等。
※小钥匙※
采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:
(1)按顺序提问:根据问题清单有序地提问。
(2)记录关键词:记录对方回答中的关键信息。
(3)适当追问:对于自己不明白或是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追问。
(4)注意礼貌:采访时注意表达清楚,提问有礼貌,认真倾听,不随意打断别人。
(5)整理资料,形成文稿:采访时可以录音、收集一些采访对象童年时的实物或是旧照片等,结束后根据录音整理好采访稿,制作好PPT、美篇等。
3.小小分享会:我和**比童年
根据自己采访的内容,以“我和**比童年”为主题,在班内开一个小小分享会,可以边分享边展示自己制作的PPT或美篇等。
一人交流结束后,大家可以自由谈谈自己的感想。[更过精品教学资料加微信:hlshtx01]
样例:
我和爸爸比童年时玩的玩具。交流内容:爸爸和“我”的玩具各是什么样子的?这个玩具是谁送给你的,有什么故事?那时的玩具和现在的玩具相比有什么不同?你更喜欢哪个年代的玩具,为什么?通过对比,你有什么感受?
二、一起去祖父的园子里玩玩
你赏过花开,看过鸟飞,听过虫叫吗?你追过蝴蝶,捉过蜻蜓,抓过蚂蚱吗?让我们穿越时光,跟着萧红,去萧红祖父的园子里玩玩吧!
1. 自主设计小闯关
本课的学习目标是:认识“蚱、啃”等10个生字,读准多音字“晃”,会写“蝴、蚂”等14个字,会写“蝴蝶、蜻蜓”等10个词语。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文后14个字,注意间架结构。做到读准字音、读通句子,重点读好第3自然段与第16自然段,第5至13自然段“我”与祖父的对话。
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,可以自己来设计预习单,自主设计小闯关活动,快来动手试一试吧!
《祖父的园子》预习单 |
名称 | 任 务 | 自我评分 |
第一关:生字关 | 我会读的生字: 我会写的生字: 我能理解的生字词: 我学习生字的好办法: | ☆☆☆☆☆ |
第二关:朗读关 | 我读得好的段落有: (上传朗读录音到平台,和大家一起交流) | ☆☆☆☆☆ |
第三关:积累关 | 我积累的新鲜词: 我积累的好句: | ☆☆☆☆☆ |
2.找一找,画一画
“祖父的园子里到底有什么呢?萧红在祖
购买后可收到百度网盘下载链接